文化  引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发布时间:2014-05-04 00:00:00点击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三树立一弘扬”,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树立一弘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制度生活的总和,是滋养大学生心灵、激励大学生奋进的精神磁场。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在大学,校园文化是其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促使大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一、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有目的活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人化的结果。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每时每刻都在以无言的方式作用并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追求上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美好未来的活力。大学要根据教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时代的特点,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一)在校园建筑上做好“涵育”文章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在校园标志性建筑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既要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手段来体现人对自然的胜利之主题,又要设法体现高科技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教育者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读懂学校的各种建筑,了解学校现状,感触学校特色,增强爱校意识;可以通过专业教育活动,将学校建筑的精神内涵从专业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趋势等角度进行详细阐释,让学生感到学校处处有历史、处处有文化,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之情。

(二)在校园景观上做好“涵育”文章

校园景观通过追求和树立群体性的价值观,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把学子们的行为维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之上。大学要设法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应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用优美、别致的校园景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大学校园景观建设还应与生态、地域、经济等元素相结合,努力营造出绿色生态型、地域文化型、素质教育型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体系。

二、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确立、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再造的契机”,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成为个性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大学要将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来抓。

(一)注重“精神导引”

大学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要有充分的体现。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主旋律意识与主阵地意识,在校园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广大学生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强化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摆脱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抵制消极、腐朽文化思潮的影响。

(二)注重“经典导引”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地,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导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传统文化经典里面蕴涵着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儒家的“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立德、立功、立言”、“君子成人之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观有许多一致之处。大学应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和良好环境,形成“阅读经典,感悟经典,让经典导引人生”的良好氛围,促使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有助于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三)注重“大师导引”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70多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这样的命题,至今影响深远。体现大学精神、具有独特思想、学术成就斐然的优秀教师,以其为人、为师、为学的品格、气质以及惊人的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对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起着极大的引领作用。大国需要“大师”级人才,发展中的中国的大学需要涌现更多的“大师”级教师。因此,致力于搭建平台,为大学专家学者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全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大学要确立政策导向,营造创新氛围。推进机制创新,努力在“具有大师、大楼和大气的大学精神”方面花大气力,下苦功夫,力争培养一批既是传授学业的优秀的“经师”、又是言传身教的出色的“人师”的优秀教师。

三、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是由大学校园文化精神、价值信念凝结而成的,包括高等教育的法律和法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群体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证,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赋予物质文化以生命和活力。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着眼于发挥制度在学校良性运行中应有的功用,切实提高校园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校园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稳定。与此同时,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的,致力形成学校特有的改革、发展、民主、科学、创新的制度文化体系。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大学各项制度具体实施的过程,增强其责任感,促使个人的价值与大学使命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并要通过专家决策、行政咨询、校务公开等形式,缩短管理层与师生的心理距离。要把人的尊严、人的发展、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缩小分歧,扩大共识,更好地满足师生员工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形成能够承载大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制约激励机制,使大学的运行机制处于最佳状态。

“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制度的规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体现。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当制度具有科学性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该符合人性需求,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应改变对制度文化僵化的静态搬抄的做法,注重在动态执行过程中增加执行主体与执行客体间的沟通与理解,检验制度是否具有促进大学生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的作用。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做到在各种制度的内容上相互衔接、思想内涵上相互贯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导向上相互一致、功能上相互补充。应该紧贴时代的热点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我们当前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制度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加以无声的影响与引导,充分发挥制度文化隐性教育的功能。另外,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制度本身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要与时俱进。要及时取消、废除、修改一些造成学校内部紧张和冲突的、对学校的运行起负面作用的陈旧制度。

此外,大学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制度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势必要涉及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以及文化高雅性与文化活动形式大众化的关系。大学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

文化是以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来分布的,不同文化形态往往表现为不同内涵、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主体,这正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形态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对于消除文化偏见,认识每一个文化主体独到的价值和魅力,促进文化在互补中发展,是极为有利和十分必要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要注重培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风尚,营造差异互补、多样共生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在学术思想上,要允许观点交锋。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并不否定指导思想的一元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与文化的多样性是并存不悖的。如果否定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会产生“病变”的价值观,大学就会迷失办学方向。这关系到大学校园文化的兴衰,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

没有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没有形式的多样性,大学校园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相统一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既不能搞文化封闭,更不能用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代替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即明确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条不变的“红线”。

(二)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的关系

大学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地方。因此,大学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不分精华和糟粕地兼收并蓄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应该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黑格尔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蕴及其价值观念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又具有鲜活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为今天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各个角落的文化被带到一个统一的‘全球场’内,成为世界文化全球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各种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都在这个一体化的文化场内展现着。不同文化的这种全球互动性和高度相关性就是所谓的‘文化全球化’。”当历史进入世界普遍交往的“全球化”时代,传统的保持和发扬更离不开同其他民族的相互作用。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应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要推动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以求共同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激烈,这给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丰富的营养。罗素指出:“不同文化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也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经向拜占庭学习。在那些情形之下,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7](P8)因此,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待外来文化既不可不加分析地照搬照用,也不可唯我独尊、全盘拒斥,应在开放和交流中,把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在吸纳外来文化成果时,必须进行创造性转换,给现实校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这样才能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真正繁荣。

(三)文化高雅性与文化活动形式大众化的关系

高雅文化最集中地体现着人类思想、情感,对人类精神的陶冶、启迪、感召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如诗词书画、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等艺术,均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校园高雅文化建设,要用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文化来渗透它。要注重加强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通过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心灵;要充分发挥大学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社会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思维寻求先进文化的构建途径,努力成为高雅艺术的欣赏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文化精品的生产者。

大学大众文化是学生自娱自乐的产物,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普及性。大众文化虽然没有高雅文化那么精粹,但它并不是庸俗、低俗文化,它不同程度地表现着真善美,体现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观,能反映大学生的共同情感,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愉悦和享受,对大学生同样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要积极发展和培育大众文化,但不能仅仅偏重娱乐性和趣味性,更不可盲目倡导世俗文化。

大学一方面要为高雅文化的兴盛而努力探索,另一方面也要为大众文化的发展鸣锣开道,实现雅俗共赏和两种文化的良性互动。要提倡、鼓励广大师生深入社会基层,深入人民群众,把先进、高雅的文化传播出去,又要去发现、挖掘人民群众中各种有益的文化艺术形式,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要切实改变娱乐型的内容多、启迪和思考型的内容少的格局,不断提升大众文化的档次。这样才能引领大学生弘扬高雅文化,提高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不断追求人生价值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7年第21期.

[2]范跃进:《论制度文化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8.

[5]李智等:《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5期.

[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

[7][英]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