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  博览

刘子凌漫谈茅盾与《子夜》

来源:发布时间:2014-11-02 00:00:00点击数:


  10月31日晚7点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省茅盾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子凌做客文学院文学生活馆,以“茅盾与《子夜》”为题,分享他对于茅盾本人及《子夜》中主要人物的理解。文学生活馆对此次讲座进行了同步直播,讲座现场十分火热。
  刘子凌以人物为主线,先是介绍茅盾的生平,然后又解读了《子夜》中的主要人物。他认为,茅盾之所以能写出《子夜》这部著作,有三个原因。第一,自幼由受过教育且有见识的母亲养大,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1913年,茅盾以第一名考进北大预科。第二,他有一个时任“财政部公债司司长”的表叔,1916年茅盾毕业后能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离不开其表叔的关系。因此得以有机会成为《小说月报》主编。第三,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但1927年8月南昌起义失败,试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而不得,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这才使得他后来回到上海,进行《子夜》的创作,在这之前,他仅是文学评论家和政治家。刘子凌说:“沈雁冰(茅盾原名)不是一个小说家,茅盾才是一个小说家。”
  “《子夜》这本书的结构很巧,借吴老太爷的丧礼,上海滩的资本家都来到了吴公馆的客厅一一露面。”以此展开对各色人物的叙述。林佩瑶“玩味着她自己想象中的梦”,曾投身于五卅运动,后成为吴少奶奶后总觉得生活中少点什么;林佩瑶的初恋雷参谋从一个革命志士变成了浪荡公子;林佩珊追求者众多,但林佩瑶却想把她作为自己的替身嫁给雷参谋;张素素想寻找“过度刺激”,参加了五卅纪念游行;交际花徐曼丽在台球桌上跳舞,被评价为“死的跳舞”。刘子凌说:“总结一下这些人寻找刺激的原因,那就是时间带给这些找刺激的人难以承受的压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认为《子夜》里这些人的人生是“过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所以他们要把很长的一个事情压缩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这当然就是刺激。因此他说,“时间是这个小说的主题,《子夜》是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失败也蕴含着“时间”,时间对他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至关重要,资本在时间的洪水中变动,当时间静止时,他不能忍受,于是他的悲剧就产生了。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读《子夜》,是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时间也成为了一个问题,金融也构成了一个问题”。刘子凌最后指出,“《子夜》所展示的那个世界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现实之中,这也就是我们要读这部小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