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七点半,文学生活馆经典讲座第35期在山东大学知新楼准时开讲。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主讲嘉宾刘亚老师为书友们深入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讲座开始前,共有371人进行了网络报名并参加抢票,71人填写了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初中生和教育工作者构成听众主体,分别占总人数的28.17%和22.54%。
对于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刘亚老师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他的一生。笛福一生大起大落,做过商人、政客、记者、作家、间谍……“跌宕的经商和政治生涯锻造了他干练、顽强、自由、勇敢、坚毅而有耐性的性格,而他所处的英国启蒙时期则给予他思想深处的殖民思想和新资本主义思想。”刘亚老师说。
笛福多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早年以政论和讽刺诗为主,晚年开始创作小说,作品全集达50卷之多,《鲁滨逊漂流记》是他59岁时发表的作品。
笛福生活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之交,此时的英国正处于变革之中,政权更迭、教权纷争、工商繁荣、海外贸易、殖民扩张等共同构成了当时英国生活的大景观,也成为小说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英国,面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范,需要重新认识社会,并确立新的身份和行为规范。因此,“文以载道”成为当时的文学特征。关注人性伦理的道德问题既是那个时代文学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笛福正是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鲁滨逊漂流记》被称为“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个人奋斗史和忏悔录。刘亚老师称鲁滨逊为“不安分的浪迹者”和“虔诚的悔罪人”,并结合小说原文,以“人”为中心来解读这部作品。
关于“人与自我”
根据对原文的分析,刘亚老师认为,鲁滨逊之所以离家出走,既是由于年轻人对未知的探寻和对冒险的浪漫化想象,也是缘于鲁滨逊是一个具有独特欲求的人,这表现为一种不知餍足的追求,体现出某种无限度的自我中心。它既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无数人生悲剧的动因。
关于“人与人(社会/他人)”
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个体主义的形成和对快速攫取财富的痴迷,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在小说中具体表现为家庭观念的淡漠以及“经济人”的“契约精神”和“记账行为”,而在鲁滨逊与“他者”的交往中,既带有种族歧视观念(欧洲白人中心主义),也有先进文明的传播和文化多元性的丧失。
关于“人与自然”
在刘亚老师看来,一方面,荒岛求生的神话塑造了秉持清教徒美德的拓荒者形象——勤劳、节制、意志坚定、执行力强;另一方面,鲁滨逊开发、改造、占有小岛的过程,也显示了人在逆境中努力克服困难的力量,但他随意猎杀动物的行为却违背了生态伦理。
讲座结束后,热心听众主动上前与刘亚老师交流。
本期讲座,文学生活馆资深会员戚利在QQ群进行了文字直播,齐鲁网、凤岐茶社同步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