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7点半,文学生活馆经典讲座第38期在山东大学知新楼准时开讲。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贾凤飞老师与听众们共同品读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讲座开始前,共有263人进行了网络报名并参加抢票,75人填写了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构成听众主体,分别占总人数的33.93%和19.64%。
作者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9,他以“欧·亨利”为笔名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终其一生,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和三百部短篇小说。其中,《最后的常春藤叶》和《警察与赞美诗》被选入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此次调查显示,74.67%的听众读过欧·亨利的作品。
讲座伊始,贾凤飞老师介绍了欧·亨利的生平。幼年丧母,父亲常年酗酒,家境贫寒。欧·亨利高中时期被迫辍学,辗转来到美国西部奥斯,先后当过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和出纳员等。西部生活激发了欧·亨利的幽默细胞,成为他短篇小说的重要素材。
1896年,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起诉,被捕入狱。服刑期间,他开始大量创作小说。出狱后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短篇小说集《四百万》、《命运之路》等。然而,欧·亨利不仅挥霍无度,而且还染上赌博和酗酒,生活再次落入贫困,以至于他发出了“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感慨。最终,欧·亨利在创作小说《梦》时,病倒去世。
贾凤飞老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题目含义多重,它是琼珊眼中的自然真实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作为贝尔曼画作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寓意着贝尔曼平凡而高尚的生命就像“常春藤叶”一样长盛不衰,寄寓作者对人间美好的向往。琼珊、贝尔曼等,作为生活中的小人物,却屡屡出现在欧·亨利的小说中。这些故事,传达出生活不易,但可以保持“含泪微笑”的感悟。
此外,作品中“欧·亨利式结尾”更是广为人知。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给人脾气暴躁,说话刻薄的印象。但前文提到他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想着“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正是因为这些细节铺垫,才会有结尾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讲座结束后,热心听众主动上前与贾凤飞老师交流。
本期讲座,文学生活馆资深会员戚利在QQ群进行了文字直播,齐鲁网、凤岐茶社同步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