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  博览

陈平原谈北大前辈学者的治学路径

来源:发布时间:2015-05-14 00:00:00点击数:

  4月18日上午九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讲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平原作客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在政学、文史、古今之间——吴组缃、林庚、季镇淮、王瑶的治学路径及其得失”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教授刘方政主持。
刘方政首先对陈平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陈平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学术成就,希望同学们带着问题和思考聆听,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陈平原首先讲到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作为讲座的主题,他表示,谈自己的几位老师,一方面因为是自己的老师,有切身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从历史的眼光客观地谈论新中国的学术衍变以及学者的精神状态和治学方法。讲到政治和学术的纠结时,陈平原以四位老一辈学者为例,讲述了他们的学术生涯中的许多往事。他讲到,在过去的政治风浪里,王瑶和林庚受到较多的批判,对此,陈平原认为原因在于二人自我认识和学术中的独立性倾向;吴组缃和季镇淮相对受批判较少,陈平原认为原因在于季镇淮在那个年代的进步立场和吴组缃的政治智慧。谈到文学与史学的互动时,陈平原认为文学研究的史学意味越来越浓,更注重科学的考证和学问的扎实,但文学本身的灵气和美感逐渐消失。他认为四位先生在治学中有文人和学者的差别,并对当下文学研究中灵气、潇洒的文人风格逐渐褪色表示遗憾。陈平原还谈到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建系思路,认为清华中文系更注重发展文学,而非考证,更具有文学本身的立场和特色。讲到古典与现代的对话时,陈平原认为我们应当注意沟通古典和现代,而不是像现在的学院化分工那样,古代只讲古代,现代只讲现代,文学研究被切割得一块一块。他以林庚等人为例,主张我们应当兼及古今,并且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自由转换。陈平原最后谈到了老大学的遗响,他以1985年清华大学重建中文系为例,认为清华中文系有自己老的传统,而这种更具有文学本身立场的传统应该被传承下来。陈平原谈到当下追捧民国大学的潮流时表示,民国大学确实有很多成就,但是也不应过分拔高,当下的大学有一些不足,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很多成就。
在讲座互动阶段,针对“如何从文类的角度看待文体概念的古今之变”这一问题,陈平原认为应该关注代教育制度的转型,同时关注晚清文类方法进入的影响。最后刘方政对陈平原的讲座表示感谢,广大师生与陈平原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杏坛名帖:

陈平原,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讲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等著作三十种。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