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  博览

欧阳江河谈当代诗歌写作的转变

来源:发布时间:2015-05-14 00:00:00点击数:

  4月29日下午,著名朦胧派诗人欧阳江河做客新杏坛,在知新楼A606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当代诗歌写作的转变与局限”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杨建刚主持。
杨建刚首先对欧阳江河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希望同学们认真倾听,从中受到启发。
欧阳江河首先谈到了中国当代诗歌写作转变的两个重要节点:一是中国现代白话诗的起源,以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为典型代表;二是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翻译。其中他重点谈了第二点。他认为,外力的助推、异己成分的进入往往能推动诗歌的改革与转变。他以庞德的英语诗歌革命为例,详细说明了这一点。庞德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硬朗、简洁的风格引入英文诗歌,创造了“意象派”,掀起了一场英语诗歌革命。他介绍到,与庞德相似,冰心所处的时代正处于中国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翻译,戴望舒对法国、西班牙诗歌的翻译,冯至对德语诗歌的翻译等都为中国诗歌注入了异己的、新鲜的元素,推动了中国诗歌写作的转变。当然,欧阳江河也谈到,冰心等的翻译并不是对原诗的照搬,冰心的翻译就过滤掉了泰戈尔原诗中复杂的宗教成分和语言上粗粝、硬朗的风格,使其成为中国诗歌的一部分。欧阳江河认为,徐志摩、冰心等最早塑造起了当代汉语诗的品格和诗人的形象。随后,欧阳江河结合他的诗歌作品探讨了自己诗歌创作的两条主线。一是词与物的关系,他认为,不同的词与物的关系奠定了不同的元诗立场,而每一时代的诗歌变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元诗立场。中国古典诗歌中,物几乎都变成了精神性的寄托,物质性十分微弱,因此自己在创作中十分重视物质性。他以自己的《玻璃工厂》和《手枪》为例,认为物质性是构成诗歌语言风格的一部分,重视诗歌的物质性对推动诗歌发展很有启发。第二条主线是文字文本、声音文本和物质文本的相互转化,选取哪种文本作为诗歌的第一文本是诗歌创作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欧阳江河就文学中的地域性与世界性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陈述。他谈到,就当前形势来看,汉语依然是地域性的,中国的文学要想实现由地域性向世界性的转化,文学性和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在讲座互动阶段,欧阳江河就物质性的美学阐释、外国诗歌的阅读等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同学们的课外诗歌阅读提出建议。最后,他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诗歌《老男孩之歌》,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杏坛名帖:

欧阳江河,男,1956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原名江河,著名朦胧派诗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间,他创作了长诗《悬棺》。其代表作有《玻璃工厂》,《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傍晚穿过广场》,《最后的幻象》,《椅中人的倾听与交谈》,《咖啡馆》,《雪》等。著有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评论集《站在虚构这边》,其写作理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有较大的影响,现居北京。被评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