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7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刘勇做客文学院新杏坛,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百年五四的精神财富”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教授刘方政主持。
刘方政首先对刘勇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刘勇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希望大家认真聆听,从中获益。
今年是《新青年》创刊100周年,刘勇认为百年五四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就是文化。讲座中,刘勇旁征博引,多方举证,向大家讲述了文化的重要性、什么是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的世界三大文化板块。谈到文化的重要性时,刘勇表示,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并以闽南文化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例,提出“文化认同好,经济发展就好”的观点。然后,刘勇又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人文比其它方面更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一论断。针对如何发展文化,刘勇也给出了建议。他提出文化发展要具有世界眼光,需要长期积累与传承,更需要全民建设。同时,刘勇对“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与大家展开探讨。虽然无法对“文化”进行准确定义,但刘勇总结了文化的四个特点,即有形性、无形性、体验性、地域性。他对北京上海文化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化的四个特性。
另外,刘勇还讲述了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的世界三大文化:日本文化、俄罗斯文化、欧美文化。他展示了自己在这些地区拍摄的大量照片,形象而生动地带领大家了解这些地区的文化特点。讲座最后,刘方政对讲座进行总结,并认为刘勇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实践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在场师生纷纷与刘勇合影留念。
杏坛名帖: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数十种,研究成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