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  博览

兰州大学董广辉作学术报告

来源:发布时间:2015-07-02 00:00:00点击数:

  6月18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文博专业举办了第7期励学论坛。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广辉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董广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考古,近来年在Science、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Quaternary Research、Quaternary International、Holocene等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董老师围绕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开展的工作,作了“甘青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群流动与农业传播”和“世界屋脊的史前人类”两个讲座。

甘青地区史前农业传播
  甘肃地区史前文化序列较为完整,且序列清楚。区域植物考古调查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大地湾一期时人类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可能尝试驯化粟、黍、狗等;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传播至甘青地区,并与甘青地区本土考古学文化交流,产生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的三个不同时期(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生计模式经历了农业与渔猎并重,到渔猎为主、到以粟黍农业为主三个阶段;齐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继续西传,同时大小麦由西向东传入青海地区;齐家文化以后,甘青地区产生了卡约文化、四坝文化、寺洼文化、沙井文化、辛店文化等地方青铜文化,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时期气候波动较大,二是大小麦的传入改变了原有的生业模式。
  大小麦起源与传播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的资料看,大麦和小麦是从西亚经中亚传播至中国的,且二者传入的时间一致。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过去认为的粟、黍西传早于大麦、小麦东传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二者不存在明显时间差。就传播路线而言,大麦和小麦经欧亚草原进入河西走廊地区,进而分别向东西双向传播的可能性较大。

人类3600年前定居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过高、缺氧、太阳辐射强、资源匮乏等原因成为了人类最难定居的地点之一。过去关于青藏高原先民是谁,他们何时进入青藏高原,他们是如何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的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最晚到距今15000年前,人类已经到达青藏高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53个遗址的植物考古调查与年代学研究表明,在距今5200—3600年,人类活动范围在海拔2500米以下,种植粟、黍;距今3600年以后,人类的活动范围突破了海拔2500米的高度,而种植的作物也变成了粟、黍、大麦和小麦,且大麦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这表明大麦这种耐寒作物的种植是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两个讲座以外,董广辉教授还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其他工作。如山西公海气候曲线反映的中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宁夏黑城不同时期植物遗存反映的地缘政治,白银汉墓古DNA研究指示的早期胡汉通婚,安达其哈遗址动物骨骼C、N同位素和古DNA研究表明人类可能尝试过对岩羊的驯化等。

  在考古学转型的今天,多学科协同开展人类与环境关系研究,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考古学的诞生与地质学有密切关系,所以,地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在现代考古学尤其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研究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董广辉教授和靳桂云教授负责的“东西史前农牧业交流”项目是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领衔的“史前东西文化交流”的子课题之一,该子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学与地学、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和解释考古学材料,认识人类行为及其环境背景,探讨人类与环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