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  博览

李怀印:中国近现代史书写中的叙事建构及其他

来源:发布时间:2015-07-02 00:00:00点击数:

  6月14日晚,历史文化学院特别邀请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李怀印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中国近现代史书写中的叙事建构及其他”的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依据李怀印教授的专著《重构近代中国》进行五大部分的拓展性讲解,其中包括写书的动机、内容、叙事结构、历史研究与意识形态以及在时与开放的研究方法,为大家铺陈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形形色色历史研究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叙事。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家峰教授主持。

研究微观碎片 重构近代中国
  谈到写书的动机,李怀印教授就自身学硕成长背景进行讲述,提到自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李怀印认为青年学者最好做第一手史料的研究,抓住史料中的一个点研究就“永远不会过时”,就个人而言,他更希望每一位学者研究的落脚点在于“熟悉”、“喜爱”和“微观”。时代的变迁会影响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但现在社会已不需过多的宏观关怀,而应转变至微观碎片的研究视角。对于《重构近代中国》,李怀印教授认为这是一本从创新角度“回顾”历史的书,书中描述了不同政治立场的历史学家如何从自身政治立场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建构。而所谓叙事的建构,就是不同的历史学家根据自己所要表达主题的不同,有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历史碎片的拼凑与描写。李怀印提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主叙事的建构,也是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拼凑建构,不同的碎片拼凑出来可以讲述角度完全不同的故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建构不可以虚构,而是有方向地拼凑。
划分叙事模式 探究政治、学术
  在《重构近代中国》一书中,李怀印教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划分,将其分成四种不同的叙事模式:悲观主义的叙事模式、浪漫主义的叙事模式、乐观主义的叙事模式和怀疑主义的叙事模式。李怀印就四种不同叙事模式的含义与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特别提到他所认为的虚无主义是指拒绝过去已经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宏观解释架构,而这已逐渐成为现在流行的历史研究方法。李怀印感慨现在的历史研究动机大多处于个人审美情趣、满足学术志趣,而非真正考虑研究的社会意义。同时,李怀印教授将史学发展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认为无论中外,史学研究都难以和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在此他列举了众多知名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的例子以佐证。他强调,意识形态虽然很重要,但归根结底是左右之争,而对于现代社会,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正当性之争。
创新研究角度 提倡“在时开放”
  当探究到历史研究应抱何种角度时,李怀印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看法——“在时与开放”。所谓“在时”是指历史研究要回到历史中去,提出“在时”的契机在于认为有趣的并不是历史的结局而是人们面临的不同选择,选择本身要比选择的结果更重要,同时也是对“中国中心化”和“分叉的历史”两种空间视角变化研究的回应。而所谓“开放”则是要求历史学研究不要抱有强烈的目的论,李怀印认为中国历史是没有目的的,历史永远都在进行中,并无终点可言。
  在互动环节中,李怀印教授就其与汪荣祖在《重构近代中国》评论上发生的辩论进行了回应,表示自己并非在书中讨论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立与否,而是研究不同史学观如何交错发展。同时,他也再次建议现在的历史研究应该从微观角度进行碎片化研究,尤其在起步阶段更要稳扎稳打,才能真正做好学问。
  结合此次讲座,纵观《重构近代中国》一书,可以看到李怀印教授对中国近代史主叙事的源起与流变所作的全面梳理和反思,他用创造性地叙事架构看法对政治思潮和时代变迁等作了颇有深度、富于新意的解析,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历史学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历史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