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时新

【文化动态】首届多元文化研究与跨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山大召开

来源:发布时间:2019-09-26 11:47:58点击数:

 

 



 

[本站讯]9月19日-20日,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多元文化研究与跨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山大举办。此次会议邀请到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会。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邢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作主旨发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书记薛佩军致开幕辞,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兼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

B3FB5

开幕式上,邢占军介绍了山东大学及外国语学院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日本埼玉县中日友好协会原会长、大东文化大学田中宽教授在致辞中积极倡导中日双方在多元文化交流方面的发展理念,并期望中日双方在跨文化交流与教育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旨发言阶段,王俊菊围绕“多元文化研究与跨文化教育的意义”这一主题作报告。在汇报跨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王俊菊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失谐现象及其原因,对比多元文化背景对在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世界不同文化的共核和差异,认为应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增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增进国际理解,提高跨文化能力,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互动。爱知教育大学建内高昭教授就英语学习中不同难易度的文章对阅读能力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发言,明确了文章的难易度与其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日本计量国语学会会长、日本大学荻野纲男教授就国际共同研究课题发表讲话,表示对今后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原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宋志勇通过回顾中日交流70年的历史,以及近期中日两国民间高等教育的活跃情况,提出中日两国教育方面的交流面临新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并指出双方需要多总结经验,创新交流合作方式,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教育这一目标。日本文法研究会会长、大东文化大学荣誉教授高桥弥守彦结合中日两种语言的相似和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各自表达方式的特点,希望中日两种语言能整理得出一套更系统、更容易理解的表现方式。日本明海大学外国语学部刘勋宁教授通过对“一套表示语法关系的演算符号”这一主题的讲话,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语言结构进行剖析。爱知教育大学Anthony Robins教授围绕“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语言环境”这一主题发表讲话。山东省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光贞教授就“史铁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这一主题,表示中日文化教育及交流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双方应积极推进这一文化交流工作。田中宽教授以言语学与文学教育融合的尝试为主题,表示应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青岛大学杨剑教授、爱知教育大学前田勉教授、爱知教育大学原教授纳谷昌宏分别以中日企业精神、近代日本的读书情况及日语片假名的作用为主题,阐释了中日两国在不同时代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以及现代日语发展的新趋势,为此后双方在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20日,会议继续进行。上午, 山东省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大学日语系主任杨剑主持会议。日本文艺家协会成员、作家田中佑季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管秀兰教授,爱知教育大学稻叶翠教授,爱知教育大学MAYER教授和Oliver教授,山东大学朴银淑教授、南山大学上田崇仁教授、山东大学肖霞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下午,针对学者们的不同研究领域,划分了语言学、教育、文化等方向,采取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的模式。这种安排既能突出学科特点,使学术研讨有针对性,又提高了会议进展的效率。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学者进行了专业而友好的学术交流。

A46C4

闭幕式由山东大学宋成德教授主持。前田勉教授表示,通过此次中国之行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并希望中日韩学者能保持密切联系。稻叶翠教授、MAYER教授、Oliver教授、准教授赵卿我等九人也分别致辞。

通过本次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新时期多元文化研究与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共识;经过讨论与探索,理清了今后多元文化研究和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统一了思想认识和发展思路,明确了研究规划和下一步的奋斗目标,认为应该将多元文化研究和跨文化教育的成果运用到学科发展和教学当中去,推进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共同进步。


【供稿单位:外语学院    作者:李亚欢 陈昕雨    摄影:李亚欢 陈昕雨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龚英杰 张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