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首《有的人》里的这几句是臧克家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诗句,从短短几句,可见他的爱国情切和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的作诗风格。
今天,是“山东大学臧克家日”,臧克家作为山大的著名校友,让山小文带你来看一看山大校园里有哪些“臧克家元素”。
臧克家铜像
这应该大家最熟悉的了,位于邵逸夫科学馆南边,2005年10月4日,由山东大学文中文系83级校友捐赠。铜像背后就写着臧克家那句世人所熟知的名言“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在臧克家铜像的旁边,就是闻一多先生的铜像。
这两座铜像很独特,它们不似校园里其他铜像那般高高站立。两位学者在这里都是悠然地坐着,与铜像连为一体的铜椅空出了半边,可以任人在其身边坐下,与两位伟人“零距离”接触。学生们会借着最后的日光坐在椅上读书或交谈,不时会转头看看坐在身边的伟人,他们遥远、伟岸而高不可攀,此时却又正坐在身旁,他们神态轻松,栩栩如生,似乎正在静静地聆听……
臧克家奖学金
相信文科的学霸们都知道,2013年山大设立了臧克家奖励基金,臧克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在文学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学子。
山东大学臧克家日
2013年,恰逢山东大学112周年校庆日,臧克家的子女将臧克家的部分遗物赠(其中包含许多臧克家先生视若珍宝的名人字画哦)与山东大学永久保存。同时,山东大学也将10月8日(臧克家诞辰)定为“山东大学臧克家日”。早在2002年,臧克家先生就将个人所藏3312册图书捐赠给山大图书馆,可见臧老对山大的感情。
臧克家与山大的故事
破格进山大
1930年,臧克家报考国力青岛大学,当时需要考试的有两门:数学和国文。当时国文考题由时任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出题。一是“你为什么报考国力青岛大学?”另一道是“生活杂感”。臧克家在《生活杂感》写了28个字,闻一多大加赞赏,给出98的高分。并在他数学零分的情况下向校长说项,破格录取。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
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这便是当年臧克家写的《杂感》,想来这情况与当下的自主招生虽有差异,但是说明我们是有重人才的优良传统。
四代山大缘
臧老曾说:“我和山东大学真有缘份。祖孙三辈在这里受教育,又在这里教书育人。”后来臧老的老同学历史系的王先进教授对臧老长子臧乐源说:“经过考证研究,法政学堂是山东大学的前身,你祖父是法政学堂毕业的,你告诉你父亲,你们是一家四代山大人了!”臧克家的长子臧乐源是伦理学家,在山大毕业之后就留在学校执教,再后来,臧乐源、臧乐安的儿子都考入山大。这在教育史上不多见的一家四代人都结缘同一高校。
臧克家与闻一多
“我跟闻先生读书学习,时间不长,也不过二年,但他给我的影响很大,印象极深。”“……可以说,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臧克家曾经这样回忆。
当年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闻一多就给出了国文98的高分。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语系,在闻一多的帮助下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臧克家经常就写诗的问题去请教闻一多,并把自己写的诗给闻一多看。
1933年,臧克家自费出版处女诗集《烙印》,老师闻一多掏了20块给予支持并为诗集写序。(出版一共需60块)
闻一多在给臧克家的信中曾写道:“古人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臧克家与济南
五律 ·臧克家
三载斯求学,平生数次临。
光明欣向往,进步愈追寻。
胜迹亲题句,泉城隽缅吟。
缘何称赞极?历下感情深。
这是臧克家笔下的与济南的情缘,他在济南最长的一段时间是中学时期。1923—1926年臧克家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上学,臧克家还在回忆录中记叙当年与同伴游千佛山、大明湖。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济南,中学时代的四年间,真是伟大的四年!在潮流方面说,正是轰轰烈烈的“狂飙时代”,就个人方面说,青春之火正炽,革命与恋爱像两条鞭子,抽打着情感的野马狂烈地奔驰。”
臧克家长子出生在济南,父臧克家取名叫“泺源”,意为“泺水之源”,也为纪念他曾读书的泺源书院,趵突泉内也有一个“泺源堂”。
如今一校三地办学的山大,六个校区在济南。济南是许多山大人的第二故乡,许多山大人也有着与友人登千佛山,游大明湖的经历,离开多年,在忆起《我的山大我的家》时,会想起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是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他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在这个日子,让我们再来读几首他的诗,体会他的诗与生活。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他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他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他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他抬头望望前面。
村夜
太阳刚落,
大人用恐怖的故事
把孩子关进了被窝,
(那个小心正梦想着
外面朦胧的树影
和无边的明月)
再捻小了灯,
强撑住万斤的眼皮,
把心和耳朵连起,
机警的听狗的动静。
文编 / 文宇
责任编辑 / 黄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