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一扇窥测历史的窗户;每一幢老建筑,都是一个时代经典的写照。当你漫步在银杏飘落的趵突泉校区,亦或是毕业之后忆起那静谧的号院,你是否想知道它建成之初的模样与故事。让我们透过这老照片里的老建筑,去碰触和感受一所医院的沧桑和历史,一起走进齐鲁大学的怀旧时光。
从1916年动工兴建第一座建筑柏根楼开始,直到1933年规划中的最后一座建筑美德楼竣工,齐鲁大学建筑群的形成前后耗时18年。齐鲁大学整个校舍布局自由,功能区分明确,校园内花木扶疏,环境幽雅宜人,在当时中国的大学中是首屈一指的。在学生们的眼中这所学校犹如世外桃源,真是美极了。
1940齐鲁大学校园全景
康穆堂的故事
昔日“齐鲁医院”由美英基督教会创办,是开近代济南西医先河之医院,1917年并入齐鲁大学。当年齐大医学院学制为七年,毕业生所获学位,并非学士亦非硕士,而是医学博士,而且是双料博士(海内外)!因此,昔日可与齐鲁大学比肩者,唯有北京协和医学院,而全国其他大学医科,无论国立、私立、教会,皆难以望其项背。
那么,这与康穆堂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昔日康穆堂位于齐鲁大学校园中心,与齐鲁大学校办公楼南北相对,既是齐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齐大重要校务活动的中心场所。当年齐鲁大学毕业生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据说,昔日齐鲁大学医学院历届毕业生,就是先在康穆堂拿到盖着南京政府教育部大印的毕业文凭和博士学位证书后,再到广智院礼堂领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颁发之医学博士证书的。康穆堂在这毕业歌声中走过了它1936年抗战前的黄金时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齐鲁大学校园被日寇所盘踞;1946年后三年内战,齐鲁大学校园又成为国民党守军兵营,康穆堂均遭严重破坏。
1952年齐鲁大学销籍停办。在1958年一片“超英赶美”的狂热声浪之中,康穆堂作为当年洋鬼子散布邪恶学说的藏污纳垢之地,终于被铁镐和炸药包送上了天。
每一栋建筑都有它的一个故事,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世事变化里的人与事,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就是山大的历史与文脉传承。校友门、麦考密克行政楼、狄考文楼,这些老建筑似乎浅吟低唱着齐鲁大学的历史,也见证过昔日的辉煌。
编辑/文宇
图文/山大文化网整理
责任编辑/黄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