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引领

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治理篇(中)

来源:发布时间:2014-08-10 00:00:00点击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628日)

典出:《墨子·尚贤》

原文: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释义: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

墨子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他认为,打破血统界线和论资排辈,崇尚贤能之人,是为政的根本。他的这一思想,包含了平等选拔和科学使用人才的思想。他的“举义不避贫贱”、“ 举义不避亲疏”、“举义不避远近”等原则,今天依旧适用。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习近平《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典出:《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原文: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如何把规范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觉,就是需要培育法治精神。没有法治精神,再精密的法律条文都难免沦为摆设。可以说,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

明代张居正曾感叹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是同样道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从客观上说,法治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详细的了解,而在于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体现规范意识。

 

治乱绳,不可急。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汉书·龚遂传》

原文:“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

释义: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理清头绪。

有些事必须抓紧,有些事则急不得。正如“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条分缕析,慢慢找到症结所在,这考验一个人的智慧锐度和心理的耐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习近平署名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新华社20131231日电)

典出: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原文:是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释义: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习近平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指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这就要求,执政者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当然,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中国的改革道路上,没有人是旁观者。